top of page

前雷根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主任羅傑·羅賓遜揭示,美國投資者通過缺乏監管的資本市場,無意中為中國軍事現代化和人權侵犯提供數萬億美元資金。他指出,約5,000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涉及集中營建設、先進武器研發及監控系統,卻因監管缺失和可變利益實體(VIE)結構逃避審查。羅賓遜批評華爾街與監管機構的利益衝突,呼籲投資者要求透明度,並支持「美國優先」投資政策以限制資金流向威脅國家安全的企業,強調金融對等原則以保護美國利益。

美國投資暗助中國軍方:羅傑·羅賓遜揭資本市場監管漏洞

25/4/12 下午4:00

Source of Credits: 
American Thought Leaders

美國近年來對烏克蘭與台灣的外交政策引發國際高度關注,尤其在川普總統以「美國優先」為導向、質疑對民主盟友的承諾後,外界對台灣安全的疑慮日益升高。川普暫停對烏克蘭軍援被視為對民主支持的轉折點,恐助長中國對台野心。台灣社會對「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反應強烈,而美國在資源有限下,如何平衡對烏克蘭與印太地區的承諾也成為戰略難題。國際間包括歐洲與亞洲盟友皆對美國外交方向感到不安,並開始強化自身防衛與與台聯繫。儘管川普外交常被批評過於交易化,一些觀點認為,透過深化與台經濟合作如吸引台積電赴美投資,反而能強化美台關係與威懾中國。面對不確定性升高的地緣局勢,美國需在維護全球民主與確保自身利益間取得平衡,而台灣的未來,將成為美國外交抉擇中的關鍵指標。

若烏克蘭淪陷,台灣會是下一個?解析美國外交政策的全球影響

25/4/12 下午4:00

Source of Credits: 
China Uncensored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獨立國家聯合體(CIS)外長會議後發表講話,強調CIS成員國在外交、經濟與文化領域的合作,並提出構建歐亞安全架構以促進多極化世界。他重申烏克蘭危機源於北約東擴,呼籲以對話解決分歧,同時批評西方制裁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拉夫羅夫指出,CIS內部85%的貿易已使用本國貨幣,去年貿易額增長4.5%,顯示經濟韌性;他並提及金磚國家推動去美元化支付系統,旨在增強金融自主性,為地區穩定與全球公平秩序奠定基礎。

俄外長拉夫羅夫:金磚支付改革與CIS合作推動多極化世界

25/4/12 下午1:00

Source of Credits: 
Hindustan Times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名移民法官裁定,持有綠卡的馬哈茂德·哈利勒(Mahmoud Khalil)因涉嫌參與反猶太主義抗議活動違反居留條件,可被遣返。此裁決為川普政府移民政策的又一進展,突顯其對違規移民的強硬立場,同時引發關於言論自由與校園安全的激烈爭論。哈利勒的律師團可在2025年4月23日前上訴,案件的後續發展將持續影響美國移民法、民權及公共政策的討論,或為未來類似案件樹立重要先例。

法官裁定川普政府可推進綠卡持有者哈利勒遣返程序

25/4/12 上午12: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佛羅里達州執法部門在坦帕宣布成功瓦解一個國際兒童色情網絡,逮捕八名涉案人員,其中七人為佛州居民。調查始於2024年7月,揭露超過120 120 萬段涉及嬰幼兒性虐待的影片,凸顯社交媒體在助長兒童剝削問題上的角色。被告面臨包括《反黑幫法》、洗錢及購買兒童色情內容等多項重罪指控,主要分銷者仍在逃。當局呼籲社交媒體平台加強監管,並敦促家長警惕子女的線上活動,以保護兒童免受剝削。

佛羅里達搗毀國際兒童色情網絡 八人被捕

25/4/11 下午10: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13 Tampa Bay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於2025年4月11日簡報中宣布,第47屆總統川普正在華特里德醫療中心接受例行體檢,結果將公開;美國公民席娜·卡羅琳娜從俄羅斯獲釋,川普政府已成功解救40多位被拘美國人;經濟方面,3月通脹率降至2.4%,處方藥、能源等價格顯著下降,眾議院推進經濟法案;貿易上,超過75國尋求與美國重新談判協定,優先保障美國勞工;移民執法強化,外國人需按《外國人登記法》登記;第一夫人梅蘭妮亞推動的《Take It Down Act》獲兩黨支持,促進兒童福祉。萊維特強調政府透明度,川普總統積極回應媒體,展現對美國利益的堅定承諾。

白宮簡報:川普總統健康檢查與經濟、移民政策進展

25/4/11 下午8:00

Source of Credits: 
White House

2025年4月11日,亞利桑那州民主黨參議員馬克·凱利在國會聽證會上,因未能明確回應關於2021年1月6日國會暴亂事件中聯邦機構角色的質詢,遭共和黨議員喬·肯特嚴厲抨擊。肯特指控聯邦調查局當天部署多達50名線人,暗示政府可能有組織地參與該事件,引發對政府透明度與情報機構越權行為的質疑。聽證會中亦探討選舉公正與政府信任問題,情報總監加巴德則強調須強化電子投票系統調查以恢復信心。另方面,羅伯特·F·肯尼迪對自閉症發病率激增的研究亦引起關注,凸顯公共健康議題與政府政策的深層連結。

參議員馬克·凱利在聽證會上遭質疑 1月6日事件與政府角色成焦點

25/4/11 下午5: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之際,川普總統的首席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呼籲中國展開對話,以緩和因關稅不斷升級所帶來的經濟衝擊。面對中國對美商品課徵高達125%關稅、回應美國上調至145%的措施,納瓦羅警告這場關稅戰將重創全球供應鏈及雙方經濟,特別是高度仰賴出口的中國。他主張中國應轉型為消費導向型經濟,並應對美方有關貿易不公、知識產權與芬太尼問題的訴求。美國財長貝森特亦指出,中國報復性關稅是失敗策略,反而加劇自身經濟困境,並強調中美對話為化解危機的唯一出路。在此背景下,川普政府積極推動多邊貿易談判,強化國內製造業,並結合全球盟友,共同對中國施壓重塑公平貿易秩序。

川普貿易顧問敦促中國對話以應對不斷升高的關稅

25/4/11 下午1: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Business

在美國總統川普的透明施政理念下,杜希·蓋巴德宣布成立「主任倡議小組」,旨在提升情報界透明度並重建公眾信任。該小組將聚焦解密與COVID-19起源、歷史暗殺事件(如甘迺迪兄弟及馬丁·路德·金案)、川普「通俄門」調查及國內監控爭議等相關文件,同時調查情報界權力濫用問題。蓋巴德強調,任務小組將追究過去情報濫用者的責任,推動情報界回歸保護國家安全的核心使命。儘管面臨文件獲取、數位化及審查流程的挑戰,小組已動員大量人力推進工作,力求平衡透明與國家安全。最終目標是改革情報系統,應對新時代威脅,並恢復美國人民對情報機構的信心。此舉不僅回應川普政府的承諾,也為美國治理模式注入更多透明與問責精神。

情報總监杜希·蓋巴德領軍新任務小組 川普政府力推情報透明重建公信

25/4/11 下午12:00

Source of Credits: 
Tulsi Gabbard

著名投資家凱文·歐萊利在2025年4月九日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警告,中國共產黨(中共)對美國退休人士的財務安全及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他指出,美國數萬億美元的退休儲蓄投資於受中共控制的中國企業,可能因政治動盪一夜蒸發,並間接資助敵對政權;同時,中共支持的詐騙網絡,如「養豬屠宰」騙局,令老年人損失慘重,2023年詐騙金額超34億美元。歐萊利批評SEC執法不力,呼籲嚴格執行《外國公司問責法》,限制養老基金投資高風險市場,並支持川普政府對華加徵關稅政策,以迫使中共改變不公平行為,保護美國投資者與國家利益。

歐萊利國會作證警告:中共威脅美國退休金與國家安全

25/4/9 下午11:00

Source of Credits: 
Forbes Breaking News

即時焦點報導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