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近期,美國威斯康辛州法官漢娜·杜根和新墨西哥州前法官喬爾·卡諾因涉嫌妨礙司法公正和窩藏罪犯被聯邦當局逮捕,引發對司法系統誠信的廣泛質疑。杜根法官被控協助一名有家庭暴力前科的非法移民逃避移民與海關執法局逮捕,通過非公開通道護送其離開法庭;而卡諾法官及其妻子則被指控在家中窩藏委內瑞拉暴力幫派「特倫·德·阿拉瓜」成員,並銷毀相關證據,包括用錘子砸毀手機。這兩起案件不僅危及公共安全,也凸顯司法不當行為的嚴重性,美國司法部長潘·邦迪強調「無人可凌駕於法律之上」,顯示川普政府對此類行為的強硬立場,案件進展將持續受到關注。

美國法官醜聞震驚全國:威斯康辛與新墨西哥法官因妨礙司法被捕

25/4/27 下午1: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在川普政府支持下,羅伯特·F·甘迺迪二世(RFK Jr.)宣佈禁止美國食品中使用有害人工染料,挑戰食品行業長期由企業利益主導的現狀,旨在保護兒童健康並糾正數十年來的監管失敗。研究顯示,這些石油基染料與ADHD等健康問題相關,許多國家早已禁用,而美國因FDA與企業的密切關係進展緩慢。此次禁令涉及60%的超市商品,引發德州對食品公司的訴訟,並推動飲食指南改革,反映科學證據而非企業利益,標誌著美國邁向更健康飲食的重要一步。

川普政府支持RFK禁食品染料,推動健康飲食新紀元

25/4/27 上午11:00

Source of Credits: 
Charlie Kirk

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近期在佛羅里達州展開「巨浪行動」,在四天內逮捕近800名非法移民,展現川普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的強硬立場。此次行動由多個聯邦與州級機構協作,重點打擊涉及嚴重罪行的非法移民,並強調保護社區安全與恢復法律公平性。行動期間,技術升級如生物識別與DNA測試亦被廣泛應用。同時,針對移民執法引發的司法獨立性爭議也持續升溫。川普政府計劃未來加強基礎設施和資源投入,確保移民法的高效執行,並鼓勵非法移民透過合法途徑自願離境。

巨浪行動:佛羅里達州大規模移民執法行動

25/4/27 上午11:00

Source of Credits: 
The Economic Times

卡羅琳·萊維特,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人,近日接受《Axios》專訪,闡述川普政府在透明度與媒體關係上的策略。她強調川普致力於成為史上最透明的總統,通過近乎每日的記者會及開放白宮新聞簡報室予多元媒體,展現對公開溝通的承諾。萊維特肯定傳統媒體的價值,同時呼籲記者秉持準確報導原則以重建公眾信任,並捍衛政府擴大媒體准入的政策,認為這有助於促進民主社會的多元化觀點。她表示,川普的溝通方式正革新總統與媒體的互動模式,儘管面臨複雜的媒體環境,政府仍將持續推動透明治理與建設性對話。

川普政府發言人萊維特強調透明度與多元媒體互動

25/4/27 上午11:00

Source of Credits: 
Axios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羅馬聖伯多祿大教堂重要喪禮彌撒前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會晤,背景是烏克蘭局勢緊張與全球對和平的期待。此次選址象徵和平與外交,雙方在莊嚴氛圍中探討了烏克蘭衝突、美國援助及俄羅斯問題。兩位領導人在攝影鏡頭下展現出肩負國家命運的沉重與決心。儘管領導風格迥異,川普與澤倫斯基展現了尋求合作的意願,此次會晤被視為可能改變烏克蘭戰爭進程及重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要轉折點。

川普與澤倫斯基在羅馬會晤:全球政治的關鍵時刻

25/4/26 下午1: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詳細闡述了川普總統的貿易策略,強調通過與全球34個以上國家的合作,推動有利美國勞工的貿易協定。川普利用關稅重塑全球貿易體系,應對中國商品傾銷的挑戰,並與歐盟探討零關稅及增加液化天然氣出口,以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同時,川普反對加稅,致力於維持有利經濟增長的稅收政策,預計在7月4日前完成全面稅收法案。此策略不僅強化美國經濟,也通過公平貿易促進全球合作,展現川普「美國優先」的領導

川普貿易策略:攜手全球夥伴,優先美國勞工

25/4/25 下午3: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俄烏和平談判進展困難,儘管雙方均表達和平意願,卻因核心立場分歧與缺乏實質讓步而陷入僵局。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提出30天停火建議,俄方尚未回應,顯示其談判立場強硬。國際社會積極介入,英美法等國與烏克蘭磋商和平框架,川普總統亦多次公開呼籲普京停止對基輔的攻擊,並派遣特使赴莫斯科會談,展現推動和平的外交積極性。專家警告談判若失敗恐加劇全球不穩,未來數月將是決定戰爭走向的關鍵時期。

俄烏和平談判陷僵局 川普緊急呼籲普京停火促協議

25/4/25 下午2: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多項關鍵行政命令近期接連遭聯邦法官裁定無效,包括要求選民提供公民身份證明、削減庇護城市資金與遣返庇護申請者等措施,顯示司法系統對其行政權限展現強烈制衡。這些裁決引發激烈政治與社會反應,支持者批評司法偏見,反對者則視之為對行政濫權的必要防線。隨著上訴程序展開,相關爭議恐持續延燒至最高法院,不僅影響川普政策的推行,也牽動2025年選舉布局與美國憲政制度的未來走向。

聯邦法官阻撓川普關鍵命令:法律挑戰持續升溫

25/4/25 上午11: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在颶風海倫重創北卡羅來納州煙囪岩村後,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阿米什社群挺身而出,主導重建工作,成為全國信仰復興象徵。他們不僅重建房屋,更重燃居民對社群與未來的希望。這場復甦行動激發全美對信仰的重新認識,研究顯示美國成年人的宗教承諾顯著上升,尤其是年輕男性領銜的信仰回歸趨勢。阿米什人憑藉高出生率與家庭價值,在宗教與文化領域影響力日增,甚至在近年選舉中突破傳統,公開支持川普,反映對宗教自由與傳統價值的堅持。煙囪岩的重建故事,不僅是一場地方災後重生,更象徵著美國文化與精神的深層轉變。

賓州阿米什重建北卡羅來納州煙囪岩,重振美國信仰

25/4/24 下午5:00

Source of Credits: 
Dr. Steve Turley

川普總統針對美國出生率持續下降的危機,提出為每位新生兒母親提供5000美元「嬰兒獎金」的政策,旨在激勵生育、促進傳統家庭價值,並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經濟挑戰。此提案得到保守派智庫及生育多胎主義者支持,但反對者質疑其效果有限,認為高育兒成本、托兒服務不足等結構性問題更需解決。該計劃需國會批准,資金來源尚未明確,引發社會廣泛爭議,成為2025年美國政治焦點。

川普總統提5000美元嬰兒獎金 應對美國出生率危機

25/4/24 下午5: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即時焦點報導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