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reaking News Email Header (1).png

聯邦法官阻撓川普關鍵命令:法律挑戰持續升溫

聯邦法官阻撓川普關鍵命令:法律挑戰持續升溫


川普總統的行政團隊正面臨一連串法律挫折,聯邦法官近期針對其核心政策發出多項裁決,阻止了包括選民公民身份證明要求以及對庇護城市的資金削減等重大行動。這些裁決不僅凸顯了行政權力的界限,也點燃了關於司法機構在聯邦政策制定中角色的重要爭論。


聯邦法官的關鍵裁決


選民公民身份證明要求被駁回

華盛頓特區的一位聯邦法官 Colleen Do Larr Co-Telly 針對川普政府頒布的一項行政命令作出裁決,該命令要求選民在註冊投票前必須提供公民身份證明。法官明確指出,美國憲法將聯邦選舉的監管權授予國會和各州,而非總統。此裁決引發了關於選民登記法律及投票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激烈爭論。支持者認為,這項措施旨在確保選舉的公正性,防止非法投票;反對者則批評其可能限制合法選民的權利,特別是針對少數族裔和低收入群體。


此案的背景與近年來美國選舉制度的改革爭議密切相關。根據2023年選舉管理機構的數據,部分州已實施類似的身份驗證措施,但聯邦層面的統一要求因涉及權力分配而備受質疑。法官的裁決意味著,任何改變選舉規則的嘗試都必須經過國會立法程序,而非單靠行政命令。


庇護城市資金削減被叫停

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位聯邦法官阻止了川普政府試圖削減對庇護城市(sanctuary cities)的聯邦資金的行動。庇護城市通常採取政策保護無證移民,拒絕完全配合聯邦移民執法行動。該法官強調,剝奪這些城市的資金將對其公共服務構成嚴重威脅,並違反憲法原則。這項裁決反映了聯邦移民政策與地方治理之間的長期緊張關係。


庇護城市的爭議可追溯至2017年川普首次執政期間,當時類似的資金削減計劃也曾被法院阻撓。根據美國移民政策研究所(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2024年的報告,全美約有200個城市和郡縣被視為庇護轄區,這些地區為無證移民提供醫療、教育等基本服務。法官的裁決不僅保護了這些地方政府的運作,也為聯邦與地方之間的權力博弈增添了新篇章。


移民幫派成員遣返案受阻


馬里蘭州的一位聯邦法官下令政府將一名20歲的委內瑞拉男子 Christian 從薩爾瓦多遣返回美國。此人被指控與幫派有關,但其庇護申請尚未結案。法院裁定,該男子的遣返違反了一項和解協議,該協議禁止在其庇護案件審理期間將其驅逐出境。這一案例突顯了移民法的複雜性,以及尋求庇護者在美國法律體系中的權利保障問題。


根據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2024年的統計數據,截至2024年底,美國有超過100萬件庇護申請待處理,平均處理時間長達3至5年。這一裁決表明,司法系統在保護程序正義(due process)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同時也暴露了移民系統的低效與矛盾。


裁決的深遠影響


這些聯邦法官的裁決顯示出司法系統對川普政府被認為是行政越權的行為進行了強硬回應。川普政府預計將對這些裁決提起上訴,法律戰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這些案件的結果不僅影響當前政策的實施,還可能對未來行政行動的合法性以及三權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的平衡產生深遠影響。


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這些裁決反映了美國政治與法律體系的複雜性。川普政府試圖通過行政命令快速推進其議程,但司法機構的介入表明,任何重大政策變革都必須符合憲法框架,並經受立法與司法的雙重審查。


政治反應與社會爭議


這些裁決在美國政壇引發了激烈反響。川普的支持者認為,聯邦法官的決定帶有針對性,反映了部分司法系統對保守派政策的偏見。他們指出,這些法官多由前民主黨政府任命,可能在意識形態上與川普政府對立。相反,批評川普的人士則將這些裁決視為對行政權力濫用的必要制衡,強調司法獨立在民主社會中的重要性。


根據2025年4月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民調,56%的美國人認為司法系統應在限制行政權力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但有43%的受訪者擔心法官的裁決過於政治化。這一分裂的民意顯示,圍繞川普政策的法律爭議已成為美國社會撕裂的縮影。


此外,這些裁決還影響了川普政府在2025年中期選舉前的政治策略。共和黨內部人士透露,川普可能利用這些挫折來動員其支持者,強調「建制派」(establishment)對其改革的阻撓。與此同時,民主黨則試圖將這些裁決塑造成對法治的勝利,以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


未來展望


隨著川普政府繼續推進其議程,司法挑戰無疑將持續成為焦點。專家預測,最高法院可能最終介入這些案件,特別是涉及選民身份驗證和庇護城市資金的爭議。最高法院目前的保守派多數(6比3)可能對川普政府的立場更為有利,但其裁決也可能進一步加劇政治極化。


此外,這些法律爭議還可能影響川普政府與國會的互動。在目前分裂的國會中(參議院由共和黨控制,眾議院由民主黨主導),川普的重大政策若想繞過司法挑戰,必須尋求立法支持。然而,兩黨在移民、選舉改革等議題上的分歧使得立法進程異常艱難。


結論


聯邦法官對川普政府關鍵命令的阻撓,凸顯了美國民主制度中權力制衡的複雜運作。這些裁決不僅限制了行政權力的擴張,也為未來的政策爭論奠定了基礎。隨著上訴程序的展開,選民公民身份證明、庇護城市資金以及移民政策等議題將繼續引發全國關注。川普政府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執政後期的政治遺產。


在美國民主的框架下,行政命令、司法權威與立法行動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持續塑造這個國家的政治格局。這些法律戰的結局,或許不僅關乎川普政府的成敗,更關乎美國憲政體制的未來走向。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