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羅馬聖伯多祿大教堂重要喪禮彌撒前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會晤,背景是烏克蘭局勢緊張與全球對和平的期待。此次選址象徵和平與外交,雙方在莊嚴氛圍中探討了烏克蘭衝突、美國援助及俄羅斯問題。兩位領導人在攝影鏡頭下展現出肩負國家命運的沉重與決心。儘管領導風格迥異,川普與澤倫斯基展現了尋求合作的意願,此次會晤被視為可能改變烏克蘭戰爭進程及重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要轉折點。

川普與澤倫斯基在羅馬會晤:全球政治的關鍵時刻

25/4/26 下午1: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詳細闡述了川普總統的貿易策略,強調通過與全球34個以上國家的合作,推動有利美國勞工的貿易協定。川普利用關稅重塑全球貿易體系,應對中國商品傾銷的挑戰,並與歐盟探討零關稅及增加液化天然氣出口,以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同時,川普反對加稅,致力於維持有利經濟增長的稅收政策,預計在7月4日前完成全面稅收法案。此策略不僅強化美國經濟,也通過公平貿易促進全球合作,展現川普「美國優先」的領導

川普貿易策略:攜手全球夥伴,優先美國勞工

25/4/25 下午3: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俄烏和平談判進展困難,儘管雙方均表達和平意願,卻因核心立場分歧與缺乏實質讓步而陷入僵局。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提出30天停火建議,俄方尚未回應,顯示其談判立場強硬。國際社會積極介入,英美法等國與烏克蘭磋商和平框架,川普總統亦多次公開呼籲普京停止對基輔的攻擊,並派遣特使赴莫斯科會談,展現推動和平的外交積極性。專家警告談判若失敗恐加劇全球不穩,未來數月將是決定戰爭走向的關鍵時期。

俄烏和平談判陷僵局 川普緊急呼籲普京停火促協議

25/4/25 下午2: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多項關鍵行政命令近期接連遭聯邦法官裁定無效,包括要求選民提供公民身份證明、削減庇護城市資金與遣返庇護申請者等措施,顯示司法系統對其行政權限展現強烈制衡。這些裁決引發激烈政治與社會反應,支持者批評司法偏見,反對者則視之為對行政濫權的必要防線。隨著上訴程序展開,相關爭議恐持續延燒至最高法院,不僅影響川普政策的推行,也牽動2025年選舉布局與美國憲政制度的未來走向。

聯邦法官阻撓川普關鍵命令:法律挑戰持續升溫

25/4/25 上午11: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在颶風海倫重創北卡羅來納州煙囪岩村後,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阿米什社群挺身而出,主導重建工作,成為全國信仰復興象徵。他們不僅重建房屋,更重燃居民對社群與未來的希望。這場復甦行動激發全美對信仰的重新認識,研究顯示美國成年人的宗教承諾顯著上升,尤其是年輕男性領銜的信仰回歸趨勢。阿米什人憑藉高出生率與家庭價值,在宗教與文化領域影響力日增,甚至在近年選舉中突破傳統,公開支持川普,反映對宗教自由與傳統價值的堅持。煙囪岩的重建故事,不僅是一場地方災後重生,更象徵著美國文化與精神的深層轉變。

賓州阿米什重建北卡羅來納州煙囪岩,重振美國信仰

25/4/24 下午5:00

Source of Credits: 
Dr. Steve Turley

川普總統針對美國出生率持續下降的危機,提出為每位新生兒母親提供5000美元「嬰兒獎金」的政策,旨在激勵生育、促進傳統家庭價值,並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經濟挑戰。此提案得到保守派智庫及生育多胎主義者支持,但反對者質疑其效果有限,認為高育兒成本、托兒服務不足等結構性問題更需解決。該計劃需國會批准,資金來源尚未明確,引發社會廣泛爭議,成為2025年美國政治焦點。

川普總統提5000美元嬰兒獎金 應對美國出生率危機

25/4/24 下午5: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於2025年4月23日發表重要演說,提出以合作、公平與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全球貿易政策藍圖,並呼籲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使其回歸金融穩定與國際合作的創始使命。他批評這些機構近年來過於關注氣候與社會議題,忽略經濟平衡職責,並強調「美國優先」政策並非孤立主義,而是推動國際合作。貝森特特別針對中國貿易失衡問題,呼籲其轉向內需導向經濟,同時指出全球對美國需求過度依賴。他也歡迎世界銀行解除核能禁令,支持技術中立的發展策略。川普政府持續強硬對中關稅政策之際,中美談判陷入僵局,加劇市場波動與全球供應鏈重組壓力。貝森特強調,美國將持續領導全球經濟改革,並與國際夥伴合作,重建更平衡與穩定的經濟體系。

美國財長貝森特闡述全球貿易政策藍圖

25/4/24 下午12: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23日簽署行政命令,成立特別工作組,旨在消除聯邦政府內的反基督教偏見,由帕姆·邦迪與副司法部長托德·布蘭奇領導。該工作組針對前拜登政府時期針對基督徒的不公待遇,如逮捕和平祈禱的反墮胎人士、監視天主教徒及教堂破壞案件激增等問題,致力於識別非法政策、徵求信仰團體意見、整改監管缺陷,並確保第一修正案保障的宗教自由。邦迪強調,保護基督徒免受歧視是對法治的堅守,工作組將通過政策改革,確保所有公民免受信仰歧視,促進公平與自由的環境。

川普政府成立特別工作組 對抗聯邦政府內反基督教偏見

25/4/23 下午3:0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華盛頓親自主持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新任主席保羅·阿特金斯的就職典禮,展現對其專業背景與監管理念的高度信任。阿特金斯曾任SEC委員,擁有豐富的法律與金融監管經驗,並承諾將聚焦投資者保護、監管中立與數位資產規範。川普強調新任主席將扭轉前朝過度干預的監管風格,推動創新與經濟自由,尤其是在加密貨幣與區塊鏈領域。阿特金斯也表達與CFTC等機構協作的意願,致力建立清晰透明的金融規則,為美國經濟與證券市場注入新動能。

川普總統主持新任SEC主席阿特金斯就職典禮 展現推動金融創新決心

25/4/23 上午11:00

Source of Credits: 
White House

哈佛大學因白宮凍結聯邦資金而提起訴訟,引發了一場關於校園反猶太主義和多元化承諾的激烈爭端。白宮在第47任總統川普領導下,指責哈佛未能有效應對反猶太情緒及落實多元化、公平與包容項目,主張納稅人資金不應支持未能保障民權的機構。哈佛則辯稱資金凍結違憲,將損害其研究和學術使命,如癌症治療及退伍軍人支持。此案不僅涉及資金分配的合法性,還反映了精英機構在學術自由、政府監督及公共責任之間的緊張關係,結果或將重塑美國高等教育的資金模式與問責標準。

哈佛大學與白宮對簿公堂:聯邦資金凍結與反猶太主義爭議

25/4/22 下午12:30

Source of Credits: 
Fox News

即時焦點報導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