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克斥資10億美元在美建廠 創造數千職位強化本土藥品製造
默克在美大舉投資:打造數千就業機會與強化本土藥品製造
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美國製藥業迎來重大進展。全球製藥巨頭默克(Merck)宣布斥資10億美元,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興建一座先進的生物製劑製造工廠。此舉預計將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並大幅降低美國對海外藥品生產的依賴,特別是來自中國的供應。此工廠將專注於腫瘤產品,尤其是默克的旗艦藥物Keytruda,並作為公司強化美國製藥業製造能力的長期策略一部分。
新製造工廠:本土化生產的核心
這座佔地47萬平方英尺的新工廠將同時生產藥物原料與最終藥品,成為默克腫瘤產品的製造中心。默克首席執行官羅伯特·戴維斯(Robert Davis)強調,這項投資不僅是對美國患者健康福祉的承諾,也是對川普政府稅制改革的回應。2017年的《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允許企業將海外資金匯回美國,促使默克在國內投資超過120億美元,並計劃未來追加90億美元。
新工廠將確保癌症治療的關鍵藥物在美國本地製造,減少對國際供應鏈的依賴。這對於提升美國藥品供應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當前全球供應鏈面臨挑戰的背景下。
就業創造與經濟影響
威爾明頓工廠預計初期將創造500個全職崗位,並在建設期間雇用約4,000名建築工人。隨著工廠擴張,長期計畫將永久崗位增至2,000個,並可能在未來創造多達30,000個建築相關工作機會。這些高薪職位不僅將提升威爾明頓及周邊地區的經濟活力,還將為當地居民提供穩定且具吸引力的就業選擇。
此外,這項投資將帶動供應鏈、物流及相關服務業的發展,進一步放大其經濟影響。戴維斯表示,默克致力於與當地政府和社區合作,確保項目為特拉華州帶來長期繁榮。
政策推動與企業決策
川普政府的稅制改革為默克的投資決策提供了重要助力。通過降低企業稅率並鼓勵資金回流,默克得以將更多資源投入美國市場。戴維斯指出,這種政策環境不僅促進了企業擴張,也強化了美國在全球製藥業的競爭力。他表示,默克將繼續利用政策優勢,擴大國內投資,推動本土製造能力提升。
Keytruda與未來產品布局
作為默克的明星產品,Keytruda在癌症治療領域表現卓越,為公司帶來顯著收入。然而,隨著其專利即將於2028年到期,投資者對默克未來的增長潛力表示擔憂。對此,戴維斯強調,公司已制定多元化策略,積極開發新一代腫瘤藥物與療法。默克計劃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推出超過20種新產品,預計到2030年代中期,這些產品將為公司創造超過500億美元的收入。
除了新藥開發,默克還專注於改良現有療法並探索新型治療方式,以確保在腫瘤市場的領先地位。戴維斯表示,創新是默克應對專利到期挑戰的關鍵,公司對其研發管線充滿信心。
關稅與全球運營挑戰
針對川普政府近期宣布的關稅政策,戴維斯表示,預計2025年對默克的影響約為2億美元,相對公司整體營運規模而言影響有限。為應對潛在挑戰,默克已採取多項措施,包括優化庫存管理和加速本土製造能力建設。這些策略將有助於緩解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確保產品供應的穩定性。
供應鏈韌性:告別對中國的依賴
默克明確表示,其美國市場的藥品不從中國採購,而是主要依賴美國和歐洲的製造設施。這種策略旨在降低供應鏈風險,確保美國患者能夠穩定獲得關鍵藥物。在全球供應鏈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默克的本土化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藥品定價與患者可及性
藥品價格一直是業界與公眾關注的焦點。戴維斯坦言,當前藥品定價系統存在不公,患者承擔的費用過高,而藥品創新企業僅獲得不到50%的藥品支出,其餘被中間商吸收。默克支持改革措施,旨在簡化定價流程,降低患者的直接費用,確保更多人能以合理價格獲得必需藥物。
結論
默克在威爾明頓的生物製劑製造工廠投資,標誌著美國製藥業本土化的重要一步。通過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強化國內生產能力,默克不僅提升了自身運營實力,也為確保美國患者獲得救命藥物作出了積極貢獻。在專利到期與全球市場動盪的挑戰下,默克憑藉其創新能力與對患者福祉的承諾,穩步邁向未來。這項投資不僅是對川普政府經濟政策的響應,更是對美國製藥業長期發展的信心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