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reaking News Email Header (1).png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宣佈終結政府資助審查,重振言論自由

恢復言論自由:美國終結政府資助的審查制度


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宣佈通過國務院終結政府資助的審查制度,強調言論自由和問責制在對抗虛假信息中的重要性。這一舉措標誌著美國政府歷史上的關鍵時刻,旨在恢復美國作為言論自由燈塔的角色。


審查制度的起源


美國政府資助的審查計劃可以追溯到10至15年前,當時的目的是為了對抗像蓋達組織(al-Qaeda)和伊斯蘭國(ISIS)這樣的激進組織在網路上傳播的極端信息。這些措施最初旨在防止個人通過線上平台被激進化。然而,到了2016年,隨著外國勢力干預美國選舉的問題浮出水面,這些措施的焦點逐漸轉向更廣泛的領域,並最終開始針對美國公民的個人言論。


這種轉變導致了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政府開始將美國國內的政治言論視為需要監控和壓制的對象。這種做法不僅偏離了最初的目標,還對美國的言論自由原則構成了威脅。


審查制度的演變


到2020年,這一審查計劃已經演變成一個壓制美國政治異見的運動。在一些領導者(如史坦格爾,Stangle)的推動下,當時的國務院開始將川普總統及其支持者的言論與恐怖分子的言論相提並論。這種極端的比喻導致了一個危險的後果:國務院開始資助第三方組織,這些組織的任務是將美國的政治人物標記為「外國代理人」,並利用納稅人的資金來打壓言論自由。


這些第三方組織不僅標記和監控個人,還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和其他線上渠道對其進行「去平台化」(deplatforming),剝奪了他們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這種做法在美國國內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因為它直接違背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論自由。


審查的後果


政府資助的審查行動帶來了嚴重的後果。許多個人因其政治觀點而被封鎖帳號,失去了與公眾溝通的管道。這些行動不僅壓制了個別聲音,還在美國社會中製造了一種「寒蟬效應」,使人們在表達意見時變得更加謹慎,甚至自我審查。這種局勢最終導致負責這些行動的部門被解散,但隨後卻以不同的名稱和結構重新組建,繼續以更隱秘的方式運作。


此外,這種審查行動還對美國的國際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作為言論自由的捍衛者,美國卻被指控在國內實施類似於威權國家的審查措施,這削弱了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推廣民主價值的道德權威。


國務院的新方向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國務卿盧比奧和他的團隊在過去三個月裡積極努力,徹底拆除了這一審查機制的殞地。盧比奧強調,國務院未來的重點將放在推廣親美國的訊息和保護言論自由上,特別是在那些言論自由受到威脅的國家。他明確表示,對抗虛假信息的最佳方式不是通過審查,而是通過促進言論自由,讓真相有平等的機會被聽到。


這種新方向不僅適用於美國國內,也將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核心原則。盧比奧承諾,國務院將與盟友合作,確保言論自由作為一個共享價值觀得到保護,並防止美國公民因其言論而在國外受到懲罰。


問責的必要性


隨著國務院邁向新的方向,關於過去審查行動的問責問題成為焦點。許多個人和組織質疑他們是否因政治觀點而被不公正地針對或壓制。盧比奧承認,透明度和問責制至關重要,並表示國務院正在努力記錄過去發生的事情。這包括建立一個歷史檔案,以確保類似的權力濫用不再重演。


盧比奧強調,問責不僅是為了還原真相,也是為了保護未來。通過公開過去的錯誤,美國可以更好地防止類似的審查行動再次發生,並確保政府機構尊重公民的憲法權利。


歷史記錄的重要性


記錄這段歷史的過程有兩個主要目的:首先,為那些因審查而受到傷害的人提供正義;其次,防止未來出現類似的審查行為。通過建立一個清晰的事件記錄,國務院旨在追究那些濫用權力者的責任,並為未來的領導人提供教訓,警示他們審查的危險性。


這一記錄還將有助於恢復公眾對政府機構的信任。在過去的幾年中,許多美國人對政府在言論自由問題上的立場感到失望。通過公開透明的歷史記錄,國務院希望重建這種信任,並證明其對民主價值的承諾。


應對國際審查威脅


在國際舞台上,美國正面臨來自一些國家日益增長的審查威脅,特別是在歐洲和巴西等地區,這些國家正在實施越來越嚴格的言論限制法律。盧比奧強調,保護在海外的美國公民免受因言論而遭受的懲罰至關重要。美國必須與其盟友共同捍衛言論自由作為一個共享價值觀,確保美國公民無論身處何地都不會因其觀點而受到懲罰。


此外,盧比奧還指出,言論自由的侵蝕不僅影響個人,也威脅到美國與其盟友之間的共同價值觀。如果盟友國家開始接受審查作為常態,這將削弱民主國家在全球範圍內的團結,並為威權政權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間。


外交努力推廣言論自由


國務院承諾在與外國領導人的外交討論中提出這些問題。盧比奧表示,言論自由的侵蝕正在破壞美國及其盟友之間的基礎價值觀。通過在國際舞台上積極應對這些問題,美國旨在加強其對全球言論自由的承諾,並為其他國家樹立榜樣。


具體而言,國務院計劃與盟友合作,制定共同策略,以應對新興的審查威脅。這包括支持那些因言論而受到迫害的個人,並推動國際社會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反對威權政府對言論的壓制。


結論:對言論自由的承諾


終結政府資助的審查制度是恢復美國言論自由的關鍵一步。盧比奧國務卿對透明度和問責制的承諾反映了對言論自由在民主社會中重要性的深刻理解。隨著國務院將重點轉向推廣親美國的訊息和保護個人權利,這一舉措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美國不會容忍審查,真相將永遠戰勝虛假信息。


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美國正重新確立其作為言論自由捍衛者的地位。這一承諾不僅將塑造美國的國內政策,還將影響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外交努力。通過保護言論自由,美國將繼續成為民主價值的燈塔,為世界各地的自由發聲者提供希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