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reaking News Email Header (1).png

杜希·蓋巴德強烈譴責詹姆斯·科米:涉嫌威脅川普總統應否入獄?

杜希·蓋巴德要求嚴懲:詹姆斯·科米因涉嫌威脅川普總統應否入獄?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杜希·蓋巴德(Tulsi Gabbard)近日針對前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涉嫌通過社交媒體威脅第47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行為,公開要求對其追究法律責任。蓋巴德在福克斯新聞(Fox News)節目中強調,科米的行為不僅令人震驚,且在當前針對川普總統的威脅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必須採取嚴厲措施以確保問責制。此事件引發了關於政治話語、公共安全及權力人士責任的廣泛爭議。本文將深入剖析事件始末、蓋巴德的立場、相關調查進展,以及這一事件對美國政治和民主的深遠影響。


事件背景:科米的爭議性社媒貼文


這場風波始於2025年5月15日,科米在Instagram上發布了一張照片,顯示海灘上用貝殼排列出「86 47」的字樣,配文稱這是他在海灘散步時發現的「有趣貝殼排列」。科米隨後聲稱,他並未意識到這一排列可能帶有政治含義。然而,這一貼文迅速引發川普政府官員、共和黨議員及川普支持者的強烈譴責,認為「86 47」是在暗指對作為第47任總統的川普的威脅。


「86」在美國俚語中常指「移除」或「消滅」某人,而「47」則明確指向川普作為第47任總統的身份。蓋巴德在福克斯新聞採訪中表示,科米作為前FBI局長,擁有數十年的執法經驗,絕不可能對這一俚語的政治含義毫無察覺。她形容科米的辯解「荒謬且不可信」,並指出這一行為在當前政治氣氛緊張的背景下,尤為危險。


科米的回應與爭議加劇


科米在貼文被刪除後否認其意圖為暴力威脅,聲稱這僅是對海灘自然景象的記錄。然而,川普盟友及部分共和黨人對此說法嗤之以鼻。例如,眾議院議長麥克·強生(Mike Johnson)在X平台上發文稱,科米的貼文「要麼是在威脅殺害川普,要麼是在暗示他人這樣做」,並稱其行為「可恥」。 此外,X平台上多位用戶也對科米的行為表示憤怒,認為這是一個試圖破壞川普合法權威的「可恥挑釁」。


科米的歷史背景進一步加劇了爭議。他在2017年被川普解雇,原因包括其在2016年大選期間對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電郵門調查的處理不當。此後,科米成為川普的公開批評者,曾在回憶錄中嘲諷川普的外貌及領導風格,兩人之間的緊張關係眾所周知。 這一背景使得科米的貼文被廣泛解讀為帶有個人恩怨的挑釁行為。


蓋巴德的強硬立場


作為國家情報總監,蓋巴德在採訪中明確表示,科米應為其行為承擔法律後果,甚至可能面臨監禁。她強調,鑑於近期針對川普的多次暗殺未遂事件,任何可能煽動暴力的言論都必須嚴肅對待。蓋巴德特別提到,科米作為前FBI局長,其言論在媒體和政治領域具有巨大影響力,因此其行為的潛在危害更大。


蓋巴德還援引一項令人震驚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55%的受訪者認為謀殺川普「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當的」。她將此描述為極左派中正在形成的「暗殺文化」,並警告這種趨勢對美國民主構成嚴重威脅。她強調,公眾人物的言行必須受到嚴格審查,以防止暴力行為的進一步升級。


對比案例:喬治亞州威脅事件


蓋巴德在採訪中提到一宗近期案例,進一步支持她的立場。2025年4月,喬治亞州一名24歲男子阿里阿克巴·穆罕默德·阿明(Aliakbar Mohammad Amin)因對蓋巴德及其家人發出死亡威脅而被FBI逮捕。阿明通過短信及X平台發布威脅訊息,包括「你和你的家人即將死亡」及「美國將化為灰燼」,並附上指向蓋巴德及其丈夫的槍支照片。阿明最終被控違反聯邦法律(18 U.S.C. § 875(c)),面臨刑事指控。


蓋巴德以此案為例,強調對公眾人物的威脅必須依法處理,無論發出威脅者的動機如何。她反駁了主持人傑西·沃特斯(Jesse Watters)關於科米可能試圖通過挑釁成為「政治烈士」的猜測,堅稱科米的行為已構成潛在威脅,應接受與阿明類似的法律後果。


政府與執法部門的回應


蓋巴德確認,國土安全部(DHS)及特勤局(Secret Service)已對科米的貼文展開調查。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在社交媒體上表示,DHS及特勤局正在積極應對這一「涉嫌威脅」。現任特勤局局長,長期負責保護川普的安全,親自領導此次調查,以確保總統安全無虞。


蓋巴德還表示,情報界正在審查科米的行為是否違反聯邦法律,例如18 U.S.C. § 871(威脅總統罪)。她強調,無論科米的意圖是否為直接威脅,其行為的潛在影響已足以觸發法律程序。蓋巴德呼籲對所有公眾人物實施一致的法律標準,以維護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


政治與社會背景:威脅文化的興起


科米事件發生在一個政治極化日益加劇的時期。近期針對川普的多次暗殺未遂事件,包括2024年7月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的一次競選集會上的未遂暗殺,凸顯了當前政治話語的危險性。 此外,另一名賓夕法尼亞男子肖恩·蒙珀(Shawn Monper)於2025年初因在網上以「撒旦先生」身份威脅暗殺川普及其他官員而被捕,進一步加劇了對公眾人物安全的擔憂。


蓋巴德指出,這些事件反映了美國政治話語中一種令人不安的趨勢,即將暴力作為政治表達的手段。她警告,若不對此類行為實施嚴格問責,美國民主的根基將面臨威脅。蓋巴德還提到,她近期在情報界內部採取的行動,包括解雇兩名國家情報委員會(NIC)高級官員,旨在消除情報機構內部的「政治化」傾向,確保情報工作服務於國家利益而非個人或黨派議程。


法律與倫理問題:科米是否應入獄?


科米是否應面臨監禁取決於其行為是否構成聯邦法律下的犯罪。根據18 U.S.C. § 871,任何人故意對總統發出威脅,或以任何形式傳播此類威脅,均可被判處最高7年監禁。然而,證明科米的貼文構成「真實威脅」(true threat)需滿足高法律門檻,包括證明其有意圖或合理預見其言論會被解讀為威脅。


蓋巴德認為,科米的行為已超出言論自由的範疇,特別是考慮到其作為前FBI局長的背景及其言論的公眾影響力。她主張,即使科米的意圖不明確,其行為的潛在危害已足以構成刑事責任。此外,蓋巴德還提到,情報界正在調查科米的貼文是否涉及其他違規行為,例如濫用其前職權或影響力。


然而,部分觀察家對蓋巴德的立場提出質疑。一些民主黨議員及前情報官員認為,蓋巴德對情報界內部的整肅行動,包括近期解雇NIC官員,可能是在以「政治化」為名打壓異議聲音。 他們擔心,對科米的調查可能被用作政治報復工具,進一步加劇情報機構與川普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


川普對詹姆斯·科米涉嫌死亡威脅的強烈回應


在川普於2024年競選期間遭遇兩次暗殺未遂的背景下,此貼文被川普陣營及支持者視為對總統的潛在死亡威脅,引發強烈反彈。科米隨後刪除貼文並聲稱未意識到其暴力含義,但這未能平息風波。


川普本人對此事件做出明確且強硬的回應,公開譴責科米的行為,並強調其作為前FBI局長應清楚言論的影響力。本文將深入探討川普對科米涉嫌威脅的具體反應、相關背景,以及此事件對政治氛圍的影響。


川普的直接回應


川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Fox News)主持人布雷特·拜爾(Bret Baier)的採訪時,對科米的貼文發表了激烈評論。他明確表示,科米的「8647」貼文意圖明顯,絕非無心之舉。川普說道:「他(科米)完全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即使是個孩子也明白那是什麼意思……這就是暗殺,說得清清楚楚。」他進一步質疑科米的專業能力,稱:「如果你是FBI局長卻不知道這代表什麼,那簡直不可思議。他雖然能力不強,但絕對有足夠的智慧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川普的言論顯示出他對科米動機的強烈懷疑,認為這不僅是個人攻擊,更可能構成對總統安全的威脅。他拒絕接受科米「無意」的解釋,強調其作為前FBI局長的背景使這一行為更顯惡劣。川普在採訪中表示,他將此事交由司法部長帕姆·邦迪(Pam Bondi)及其他執法人員處理,說道:「我不想對此表態,這將由帕姆和所有優秀的執法人員來決定。」這種回應表明川普選擇讓執法機構採取行動,而非親自干預調查方向。


此外,他提到自己在2024年競選期間遭遇的兩次暗殺未遂,一次是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的集會上被槍手擦傷耳朵,另一次是在佛羅里達州馬阿拉歌莊園附近被特勤局挫敗的暗殺企圖。這些事件使川普及其支持者對任何潛在威脅格外警覺,科米的貼文因此被放大為重大安全問題。


川普陣營與支持者的反應


川普的回應得到了其核心支持者和政府官員的強烈呼應,形成了一場針對科米的集體譴責。以下是一些關鍵人物的反應:

  • 小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 Jr.):川普長子在X平台上發文,稱:「詹姆斯·科米輕描淡寫地呼籲謀殺我父親。這就是民主派媒體崇拜的人,真是瘋狂!!!」他的言論將科米的貼文直接定性為謀殺威脅,並試圖將其與更廣泛的政治對立聯繫起來。

  • 國土安全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諾姆在X上發文,指責科米「公開呼籲暗殺川普總統」,並確認國土安全部與特勤局正在調查此威脅,承諾將「採取適當行動」。她的迅速回應凸顯了政府對此事件的嚴肅態度。

  • 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加巴德在福克斯新聞上表示,她不相信科米的「無意」解釋,認為他「公開發出了對總統的行動號召」,並呼籲將其「關進監獄」。她強調,鑑於川普此前遭遇的暗殺威脅,科米的言論「危險性不容低估」。

  • 白宮副幕僚長泰勒·布多維奇(Taylor Budowich):布多維奇在X上稱科米的貼文「令人深感不安」,並指出在川普正在中東進行國際訪問時,科米的行為等同於「對現任總統的打擊」。他強調此事正被認真對待。

  • 其他共和黨人士:多位共和黨議員,如田納西州參議員瑪莎·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阿拉巴馬州參議員湯米·圖伯維爾(Tommy Tuberville)及喬治亞州眾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均公開譴責科米,稱其行為「卑鄙」且「危險」,要求其解釋或承擔法律後果。

這些反應顯示出川普陣營對科米貼文的統一口徑,將其定性為對總統的直接威脅,並試圖將事件放大為對「深層政府」(deep state)及民主派敵對勢力的批判。這與川普長期以來對FBI等機構的不信任相呼應,特別是考慮到科米在2017年被川普解雇的歷史背景。


川普與科米的歷史恩怨


川普與科米的對立可追溯至2016年美國大選及川普第一任期。科米在2013年至2017年擔任FBI局長期間,負責調查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的電郵爭議及俄羅斯干預2016年大選的指控。川普認為科米的調查對其競選和執政造成了壓力,並於2017年5月9日將其解雇,理由是科米在克林頓電郵調查中的處理不當以及對俄羅斯調查的持續推進。此舉引發了廣泛爭議,許多民主派人士認為這是川普試圖阻撓司法公正。


解雇後,科米公開批評川普,出版了回憶錄《更高的忠誠:真相、謊言與領導力》(A Higher Loyalty: Truth, Lies, and Leadership),將川普的領導風格比喻為「黑幫老大」,並指責其要求個人忠誠而非法治。川普則多次在公開場合及社交媒體上稱科米為「骯髒的警察」(dirty cop)、「騙子」及「叛徒」,並指責其領導下的FBI存在政治偏見。


這種長期敵對關係為川普對科米「8647」貼文的強烈反應提供了背景。川普及其支持者認為,科米的行為是其反川普立場的延續,可能意在挑起政治爭議或更嚴重的後果。


調查進展與法律後果


特勤局已確認對科米的貼文展開調查,發言人安東尼·古列爾米(Anthony Guglielmi)表示,該機構「對任何可能被視為對保護對象的威脅都極為重視」,並將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FBI現任局長卡什·帕特爾(Kash Patel)也表示,FBI將為特勤局提供必要支持,但強調主要管轄權屬於特勤局。

根據《美國法典》第18章第871條,對總統的威脅可能導致最高五年的監禁及罰款。科米在刪除貼文後的聲明中稱,他以為貝殼排列是「政治信息」,並未意識到其暴力聯想,這可能成為其法律辯護的基礎。


儘管如此,川普及其支持者強調科米的專業背景使其難以令人信服地否認知情。川普在採訪中特別提到:「他(科米)不是很稱職,但絕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共和黨眾議員安迪·奧格爾斯(Andy Ogles)甚至致函特勤局與FBI,要求立即調查,認為該貼文違反聯邦法律,構成對總統的威脅及跨州通訊威脅。


更廣泛的政治影響


科米的貼文及其引發的爭議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的政治極化。川普陣營將此事件與所謂的「深層政府」陰謀聯繫起來,認為科米代表了試圖破壞川普執政的精英勢力。這種論調在川普支持者中引發了強烈共鳴,特別是在X平台上,「Comey」一度成為美國熱搜詞,相關貼文超過21.3萬條。

與此同時,科米的行為也引發了關於言論自由與政治暴力的討論。一些支持科米的人士認為,「86」僅表示「移除」或「彈劾」,並非暴力威脅,並指出類似的「86 46」用語曾在共和黨人針對前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的活動中出現。然而,川普陣營強調,在總統面臨實際暗殺威脅的背景下,任何潛在的暴力暗示都不可接受。


對美國民主的啟示


科米的社媒爭議不僅是一個單一事件,更反映了美國當前政治環境的深層問題。在川普第二任期開始後,政治極化、暴力威脅及情報機構的角色爭議成為焦點。蓋巴德作為情報總監的強硬立場,顯示川普政府對潛在威脅的零容忍態度,但也引發了關於言論自由與問責制之間平衡的討論。


蓋巴德強調,公眾人物的言行對社會氣氛有深遠影響,尤其是在當前針對川普的威脅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她呼籲所有政治領袖,不論黨派,共同譴責暴力言論,並通過法律手段確保問責。同時,她警告,若不遏制「暗殺文化」的蔓延,美國的民主制度將面臨更大挑戰。


結論


詹姆斯·科米的「86 47」貼文引發了對問責制、政治暴力及情報界角色的激烈爭論。杜希·蓋巴德以國家情報總監的身份,堅決要求對科米進行調查並追究法律責任,凸顯了川普政府對總統安全的重視。隨著國土安全部及特勤局的調查深入,科米是否會面臨刑事指控仍未可知,但此事件無疑為美國的政治話語敲響了警鐘。在一個充滿分歧的時代,維護尊重與安全的公共對話,對確保美國民主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