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reaking News Email Header (1).png

川普總統首100天:8兆美元投資引領美國經濟復

川普總統發表百日施政演說 強調八兆美元投資與美國製造復興


川普總統的經濟願景與開局


【華盛頓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白宮發表施政演說,慶祝其政府上任一百日以來的重大政績。他聲稱這是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百日開局,並強調經濟大幅成長、企業信心回升與外資大量湧入美國,成為經濟復甦的關鍵動力。


川普總統於白宮東廳發表講話,他邀請眾多商界領袖與政治人物,展示其經濟政策的初步成果,並強調自2024年11月5日選舉日以來,美國已吸引超過2兆美元的新投資,總投資額接近8兆美元。 川普將這一成就歸功於其政府的關稅政策、減稅承諾及放寬監管的措施,這些政策激勵企業在美國投資並創造就業機會。現場雲集多位企業領袖與政要。他指出重申其經濟政策的核心目標是「讓美國製造重返榮耀」。


經濟成果備受矚目


川普在演說中表示,自選後至今已有超過兩兆美元的新投資完成,總計接近八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他強調:「我們看到的投資數字,是本國前所未見的。這代表企業對美國未來有信心。」他認為這股投資潮源自其政府推出的關稅政策與稅務激勵措施,有效促使企業選擇在美擴產與增聘人力。


川普對比前任政府的經濟表現,指其留下的經濟狀況可謂一場「災難」,充斥著繁瑣管制、高稅賦與製造業外流。他稱,自其上任後,美國迎來製造業回流與就業成長的全新時代。他特別提到:「我們正讓『美國製造』(Made in the USA)這句話,再次響亮。」


根據川普提供的數據,今年第一季的核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已達3%。他指出,自去年11月5日選舉以來,企業信心顯著提升,私部門活動明顯加溫。


經濟成就:數據與影響


1. 投資熱潮:8兆美元的承諾

川普政府宣稱,截至2025年4月底,美國已獲得超過8兆美元的投資承諾,涵蓋製造業、能源、科技及基礎設施等領域。 這些投資包括:

  • 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美國區總裁穆納茲(Jose Munaz)宣布投資210億美元,其中58億美元用於在路易斯安那州興建一座新鋼廠,預計創造1,500個直接就業機會及數千個間接崗位。

  • 法國航運巨擘CMA CGM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賽戴(Rudolph Seday)承諾投資200億美元於美國營運,創造1萬個新職缺,重點在運輸與物流領域。

  • 豐田北美(Toyota North America):總裁小川哲男(Ted Ogawa)宣布投資880億美元,用於西維吉尼亞州的汽車生產項目,強化美國汽車製造業。

  • 亞馬遜(Amazon):全球門市總裁哈靈頓(Doug Harrington)透露2025年將投資40億美元,擴展零售與雲計算基礎設施。

  • 蘋果(Apple):計劃在未來四年投資5,000億美元擴建美國設施,重點在晶片製造與數據中心。

  • IBM:宣布1,500億美元投資,推動科技與製造業發展。

  • 全球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宣布將在未來四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於美國AI基 礎建設,並首次承諾在美國全境內製造AI超級電腦。

  • 全球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宣布將在未來四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於美國AI基 礎建設,並首次承諾在美國全境內製造AI超級電腦。

這些投資反映了企業對川普政府經濟政策的信心,特別是其強調的關稅保護與減稅激勵。


2. 就業增長與製造業復興


川普政府報告稱,自2025年1月就職以來,已創造34.5萬個就業機會,其中54%來自非政府及非政府相關部門。 特別是製造業新增9,000個工作崗位,扭轉了2023至2024年間每月平均損失6,000個製造業工作的趨勢。 汽車行業表現尤為突出,2025年3月汽車銷售創下過去一年單月最大增幅。

川普強調,其關稅政策鼓勵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從而促進製造業復興。例如,202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川普第一任期內的鋼鐵關稅促進了美國鋼鐵行業的「回流」,並帶動近20億美元的鋼鐵製造投資。 


3. 通脹與生活成本

川普政府宣稱,其政策有效控制通脹並降低生活成本。2025年3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顯示,年度通脹率降至2.4%,為拜登政府初期以來最低水平。 同時,抵押貸款利率下降約0.4個百分點,以最新美國房屋中位價計算,新購房者在30年貸款中可節省約32,400美元。


預告史上最大減稅案與去管制政策


經濟政策的三大支柱


川普的經濟政策圍繞三大支柱展開:關稅、減稅與放寬監管。美國財政部長Scott K.H. Bessent表示,這三者是「相互聯繫的引擎」,旨在推動經濟增長與製造業復興。川普透露其政府正推動美國史上最大幅度的減稅方案,目標是進一步刺激企業投資與就業成長。其中包括「100% 投資立即扣除」政策,企業將可在投資當年一次性抵稅,減少財務壓力,加速工廠建設與設備更新。此外,川普重申去除過度管制的重要性。他聲稱,自其上任以來,已廢除的聯邦法規數量超越歷任總統。他表示:「我們不僅減少了法規,還創造了一個企業能蓬勃發展的環境。」


1. 關稅:促進公平貿易與再工業化

川普於2025年4月2日宣布,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並對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實施更高關稅,於4月5日起生效。 這些關稅旨在解決長期貿易逆差、促進國內製造業,並減少對外國供應鏈的依賴,特別是對中國的依賴。


支持者認為,關稅有效激勵企業回流美國。例如,現代鋼鐵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投資被視為關稅政策的直接成果。 2023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報告顯示,第一任期內的232與301關稅有效減少中國進口,並刺激美國國內生產。


2. 減稅:刺激投資與消費

川普承諾延長並擴大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並推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計劃。 主要提案包括:

  • 永久延長TCJA個人稅減免:若不延長,62%的納稅人將在2026年面臨稅負增加,平均家庭稅負增加22%。

  • 100%投資費用化:允許企業在投資當年扣除全部成本,預計刺激4000億美元投資。

  • 小企業扣除:永久延長20%小企業扣除,預計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

  • 免稅政策:取消小費、加班費及退休人士社會保障福利的稅收。

財政部估計,這些減稅將在未來十年減少3至5兆美元的聯邦收入,但川普團隊認為,經濟增長將間接抵消赤字。 例如,2017年減稅後五年,稅收收入每年平均高於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測1700億美元。 


3. 放寬監管:降低企業成本

川普政府推出「10比1」監管削減計劃,要求每新增一項法規,必須取消十項現有法規。 首100天內,政府阻止了拜登時代未最終確定的規則,預計在未來十年為每四口之家節省2,100美元。 具體措施包括:

  • 環境保護局(EPA):取消輕型與中型車輛尾氣排放規則,節省6,670億美元。

  • 交通部:放寬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CAFE)標準,節省880億美元。

這些措施旨在降低企業合規成本,促進能源與製造業投資。


展望未來


川普總統表示,其經濟政策將繼續以「美國優先」為核心,通過關稅保護國內產業、減稅激勵投資、放寬監管降低成本,實現製造業復興與經濟繁榮。他呼籲國會盡快通過減稅法案,並鼓勵企業持續投資美國。

根據美國財政部預測,川普的經濟議程若順利實施,可能在未來十年創造600萬個就業機會,並將製造業經濟增長提升2840億美元。 然而,政策的長期影響取決於全球貿易環境、國內財政狀況及企業適應能力。


在就職後的首100天,川普總統以大膽的經濟政策重塑美國經濟格局。超過8兆美元的投資承諾、34.5萬個新就業機會及穩定的通脹數據,顯示其政策初步成效。 


美國製造未來可期

川普最後強調,「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核心即是復興美國製造業。他呼籲企業領袖持續在美國投資,並支持其政府推動的減稅與放寬監管法案。他表示,美國將繼續在創新、製造與經濟發展領域引領全球。他總結道:「這只是開始。我們正在書寫新一章經濟奇蹟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是在美國發生的。」




bottom of page